歡迎訪問《別有病》網站

bybcn
別有病首頁>>原創(chuàng)>> 書評>> 穴位的故事251耳禾髎:頭痛耳鳴

穴位的故事251耳禾髎:頭痛耳鳴

byb.cn
[書評] 作者 :人體管道工 日期:2020-8-17 00:01

  【byb.cn 人體管道工】上回書,我們說到了手少陽三焦經的第21穴耳門,它是耳道之門戶,對耳鳴有較好的效果。今天,我們繼續(xù)沿三焦經的循行路線前行,解讀第22穴耳禾髎,它對五官的病癥都有療效,尤其是對頭痛、耳鳴效果更明顯,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~~


byb.cn

一、耳軟骨與顱骨接縫處的氣血聚集地

  :耳部

  ,五谷之代稱也,此指氣血中的脾土微粒。

  ,孔隙也。

  禾髎,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及穴外匯入的寒濕水氣在此化雨冷降。本穴物質中一方面是耳門穴傳來的水濕之氣,其量少,其性收引,另一方面是足少陽膽經和手太陽小腸經傳入本穴的濕冷水氣,兩氣交會后在本穴的變化為化雨冷降,所降之雨如從孔隙中漏落一般,故名禾髎。

  【定位】:在頭側部,當鬢發(fā)后緣,平耳廓根之前方,顳淺動脈的后緣。



byb.cn


byb.cn

  大家注意一下耳禾髎的位置就會發(fā)現,這個地方有一個顳淺動脈,我們用手按壓時,會有輕微的搏動感,此時錯開這個搏動點,往后稍微挪一點點,就是耳禾髎的位置。


耳禾髎穴定位


  在寫此穴時,我犯了難,這個穴位的名稱到底是叫“耳禾髎”,還是叫“耳和髎”。因為我寫作《穴位的故事》的藍本,就是人民軍醫(yī)出版社的這本《經絡穴位速記手冊》,書上稱此穴為“耳禾髎”,可網上絕大多數文章都將此穴稱為“耳和髎”,為此折騰了我數小時的時間。


byb.cn

byb.cn

  按穴位命名規(guī)則來看,既然大腸經有“口禾髎”,那么三焦經有“耳禾髎”才能一一對應上。并且在穴義的解釋上,也是“,五谷之代稱也,此指氣血中的脾土微粒”,也是符合事實的,畢竟這塊有一個顳淺動脈,而并非“”字所能解釋的。因此,雖然這個穴位的命名有歧義,就讓它存在下去吧,反正大家能明白就行了。


  著名中醫(yī)徐文兵在它《字里藏醫(yī)》中,就此穴有過這樣一段論述:“確切地說,耳和髎中的髎并不是顱骨上的空竅,而是耳軟骨與顱骨的接縫兒。俗話說的耳根子硬或耳根子軟,說的就是這個地方。小時候孩子淘氣都挨過打,打屁股最疼,但也最安全。有時候會被老師耳提面命,或被家長揪著耳朵拎起來,這時候最容易造成耳朵軟骨撕裂,傷的根兒就是耳和髎。天衣無縫,骨頭有縫兒,其接合部是最薄弱的


byb.cn

 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,耳禾髎附近有顳淺動脈,有動脈的地方,必然是陽氣會聚的地方,但它又恰逢在骨縫中,所以客觀上形成了一個漏斗,也就是“”,這才有了“兩氣交會后在本穴的變化為化雨冷降”之說法。


 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(fā)現,以“”命名的穴位,均集中在頭部耳朵周圍,且都與聽力相關:

  三焦經: 耳門耳禾髎
  經外奇穴頭頂部: 耳尖、耳后靜脈三條


  而以“禾髎”命名的穴位,則只有大腸經上的口禾髎和三焦經上的耳禾髎兩個。


二、手少陽三焦+足少陽膽+手太陽小腸三經交會穴


  什么是交匯穴?就是一個穴位上,有超過一條以上的經絡經過,這個穴位就稱為交匯穴。如“三陰交”,這個穴位大家都很熟悉,就是脾、肝、腎,三條陰經的交匯穴。那么人體上到底有多少個穴位具有同樣的功能呢?恐怕很少有人知道,即使專業(yè)人員也不大清楚。經過我們統計,一共有89個穴位具有2條或以上的經絡通過。


  上一個這三條經脈的交會穴,我們已經介紹過了,就是角孫穴。既然手、足少陽+手太陽三陽經交會于耳禾髎穴,均為陽經,就說明其是一個提升陽氣的大穴,并且刺激三焦經上的這一個穴,可同時調理膽經和小腸經的問題,可謂一箭三雕。不過,我看經絡循行圖上,并沒有發(fā)現三焦經的耳禾髎穴與小腸經相交,盡管雙方離的很近。


三、治療頭痛、耳鳴


  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。頭痛的原因很多,但有些是因受寒導致的經絡閉塞,氣血不通,頭痛的癥狀也就出現了。同樣的道理,目受血而視,耳受血而聰,這一切都是因為耳禾髎附近有顳淺動脈,同時還靠近骨縫,因此,刺激此穴,有助于氣血向周邊灌注,待各器官血供正常后,那些五官的疾患也就相應緩解了。


四、功效和主治


  【功效

  清熱降濁


  【主治

  頭重痛,耳鳴,牙關拘急,頷腫,鼻準腫痛,口渴


五、總結

  1、耳軟骨與顱骨接縫處的氣血聚集地

  2、手足少陽+手太陽三經交會穴

  3、治療頭痛、耳鳴


  這正是:耳根附近淺動脈,供應周邊氣血在,頭痛耳鳴何處解,耳禾髎里尋安泰!


byb.cn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