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50歲的中國人更容易得糖尿???
無獨有偶,在糖尿病的研究過程中,科學家們也發(fā)現(xiàn)了人體這種適應能力的極限。英國醫(yī)學家巴克(David Barker)發(fā)現(xiàn),胚胎時期和1歲以前的營養(yǎng)狀況對這個孩子以后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。巴克是一個很有心的人,他搜集了1930年以前出生在倫敦附近的孩子的醫(yī)療記錄,大概有15000份。在追蹤這些小孩以后的病例發(fā)現(xiàn),出生時體重過低和1歲之前營養(yǎng)不良的孩子,在成年以后患冠心病,糖尿病,肥胖的危險性比同時期體重和營養(yǎng)正常的孩子高7倍以上。
通過前面的介紹,大家現(xiàn)在應該很容易就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。低體重的嬰兒往往是因為胚胎和嬰兒時期營養(yǎng)缺乏的緣故,而這種環(huán)境,會讓這些人體內的內分泌系統(tǒng)以盡量節(jié)省營養(yǎng)和能量為主。等到成年營養(yǎng)物質不再匱乏,甚至過量時,他們的內分泌水平就無法應對新的挑戰(zhàn)。
有趣的是,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,但這種內分泌水平似乎還能遺傳,所以醫(yī)生們把這種現(xiàn)象稱為人體的“勤儉基因”,目前還出于假說階段。意思是一種可獲得性遺傳。很可能正是這種可獲得性遺傳,導致如今中國糖尿病的日益低齡化。
從我們的生活經驗來看,其實巴克理論并不算很復雜。大家都應該聽說過水土不服,一個人當外界生活環(huán)境突然發(fā)生變化時,這往往就會出現(xiàn)內分泌失調。筆者自己也有一個親身體會,我父親一直生活在南方,習慣吃大米飯。當他在北京生活時,他總是抱怨面粉類食品,比如饅頭、面條吃不飽。以前,我總是覺得他太嬌氣了,很可能是心理因素,否則同樣都是淀粉、蛋白質,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差別呢?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,未必一定全部都是心理因素,很可能是內分泌系統(tǒng)在變化當中所致。
說到我父親和巴克理論,突然就想起了中國人的一段悲慘往事。1960年的三年大饑荒,我父親當時年紀比較大一些,已經上了中學,對這段歷史的記憶非常深刻。這次饑荒的后果,恐怕還不僅僅是餓死了很多人,盡管這樣已經很悲慘了,更重要的是在50年到62年出生的小孩,恐怕其一輩子都帶有這個饑荒的烙印。也就是說,現(xiàn)在(2010年)50-60歲的人,由于當年饑荒的影響,加上現(xiàn)在生活質量的明顯改善,其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。
更加悲慘的是,如果勤儉基因假說是成立的,那么這些糖尿病人的這個基因還將遺傳下去,又一代中國人也將深受其害。難怪世界衛(wèi)生組織,對于中國和印度兩國的糖尿病情非常不樂觀,確實也沒法樂觀。
- [網友]花溪:傾訴 讓咽痛消失06-09
- [網友]花溪: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-23
- [網友]花溪: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-16
- [網友]花溪:糖尿病人的食譜07-10
- [網友]花溪:老公降糖記07-01
- [網友]宇峰:驚竦-竟從膝蓋里拔出...10-20
- [網友]花溪:節(jié)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...10-14
- [網友]印善:體會春三月的"發(fā)陳"05-21
- [事件]有些病會讓性欲變強12-22
- [事件]回鄉(xiāng)生活的人越來越多12-22
- [事件]長結節(jié)可能是身體有火12-22
- [事件]冬至:陰極陽生,固藏養(yǎng)正12-21
- [事件]適當挨點凍睡得香12-21
- [事件]咬硬物劃過一絲疼牙已在開裂...12-21
- [事件]75歲做改變仍能長壽12-20
- [事件]避開體檢的七個誤區(qū)12-20